同安区扎实推进民生福祉工程,军营村、白交祠村等人居环境得到提升,在山坳中绘就一幅独特的水墨丹青图。图为军营村俯瞰图。 (陈嘉新 摄) 专家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农作物品种情况。(同安区农业农村局 供图) 本报记者 罗子泓 通讯员 韩 超 杨心亮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奔跑;点线面相连整合资源,美丽乡村再添新风景……随着“跨岛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深入实施,同安——这一全市农村人口最多、农业占比最高的行政区迎来了“三农”发展的绝佳机遇。 同安区《富民强村乡村振兴大发展行动方案》指出,同安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领导在同安调研“ 三农 ”工作时提出的要求,发展高效优质都市现代农业,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预计到2022年,同安都市现代农业体系将初步构建,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入融合的新局面。与此同时,农村基建、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3万元——一幅描绘着业兴、家富、村美、人和的乡村图景正徐徐展开。 人才支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注入发展内生动力 6月10日,一场以农业科技人才为主体的研讨会在五显镇南洋书院举行。同安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得如何?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又有什么样的困难或突破?活动搭台,人才交流,打开乡村发展新局面。 人才兴则事业兴。深谙这一点的同安区始终将“人”置于首要位置,不断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激活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北辰山脚下经营百晨山观光果园的陈均剑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早些年,陈均剑从母亲手里接过一片杨桃林。可传统单一的种植模式,人力、肥料、田租成本的增加,让这片70亩的“金饭碗”不断亏损。转机出现在同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启动之时——陈均剑不仅报名参加了培训,还被农业部门选送到省里深造。更专业的知识,更前沿的理念,更丰富的人脉让陈均剑收获颇丰,他一改单一品种种植模式,在杨桃林里增种百香果、芭乐、草莓等多种水果;开放果园做旅游,还与周边农户合作,打入高端、互联网市场……如今,观光果园每年的盈利已相当可观。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他们有的熟悉农业技术,有的善于经营,能够用技能和知识带动村民走向富裕,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同安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安区将继续加强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开展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训。同时,定期开展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训工程,用新概念新技术培育“生力军”, 打下富民强村扎实基础。 融合发展 推动传统农业转型 迈向都市现代农业 莲花镇军营村,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穿梭在青青茶树间,进行圳上观光茶园品种改良项目的收尾工作。 这是同安区今年乡村振兴的建设项目之一,与“产业兴旺”的要求相契合。“园区先前的茶树品质较差,种植效益低,且整体缺乏基础设施规划。”同安区农技中心主任叶榕坤说。此次,项目因地制宜,清除原茶树,种植单枞、黄玫瑰、金观音等优质品种茶树200多亩;建设机耕路、观光步道、休闲平台和蓄水池,既方便茶叶采摘运输,又提高游客观光舒适性,真正实现向都市现代农业迈进。 同样加紧施工的,还有位于五显镇四林村的傲农嘉烨兴生猪生态养殖改扩建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占地250多亩,由高科技农牧上市企业傲农集团独资运营。项目建成后,预计生猪年存栏7.4万头,年出栏13.4万头,对辖区农业产业水平提升,厦门市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都将起到重大作用。 茶园改造提升、生猪养殖改扩建项目,都是同安区加快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缩影。 下一步,同安区还将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程度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深化等手段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结合地域特色、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培育产业集群等方式不断扩大农业产业规模,打响特色品牌,力争产值突破。招商引资方面,加快引进种子种苗、特色种养殖、花卉林木等项目,力促优势产业提档升级;谋划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仓储流通、销售服务、休闲观光等农业产业项目,加快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打通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渠道,为乡村振兴赢得更多机遇。 环境整治 以试点示范为带动 舒展美丽乡村图景 不久前,汀溪镇隘头村坤泽洋自然村刚刚拉开2020年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序幕。 据隘头村党委书记刘福禄介绍,村庄将通过房前屋后整治、基础设施提升等举措,在整体提升规划中融入本土匣钵古厝文化、温泉资源和闽南红砖文化,打造出一个庄重且不失灵动的乡村。“村庄环境变好了,不仅居民住得舒心,游客、产业也愿意来,发展的机会自然就多了。”刘福禄说。 以点带面,辐射推进——在持续深入乡村振兴工作的过程中,汀溪镇就将以隘头小城镇核心区为依托,辐射推进隘头至顶村的“一中心一动线”乡村振兴示范作用,串联整合资源,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去年,同安区扎实推进民生福祉工程,通过“一革命四行动”,让军营村、白交祠村等人居环境得到提升,在山坳中绘就一幅独特的水墨丹青图景。这些经过整治的村庄也因此成为榜样,一方面为其他乡村的振兴工作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则与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顺应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未来三年,同安区持续强化乡村振兴特色镇、试点示范村和旅游动线试点示范建设,通过串点成线、以线带面、全面推进的方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全区计划实施乡村振兴试点项目135项,全力推进“15+18+2”(即15个省级试点示范村、18个区级示范村、2条动线)试点示范建设;2021-2022年,计划每年新增培育2条乡村振兴示范动线和一批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力争打造一批独具厦门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扫码快速关注军营村高山迎旅游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 军营村民宿预定、饭店预定、户外音乐烧烤、团队接待、土堡烤地瓜、土式烤鸡、导游服务等请联系军营村旅游服务电话:18965176946(微信同号) |
Archiver|手机版|厦门旅游网 ( 闽ICP备15009956号-2 )
GMT+8, 2025-4-30 20:04 , Processed in 0.0276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