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同安军营村党建团建旅游请联系电话:18965176946(微信同号)

厦门旅游网-同安军营村旅游网_军营村迎旅游服务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以村志助力乡村振兴《军营村志》《白交祠村志》编纂工作昨日启动

2021-8-1 22:02| 发布者: 网络编辑| 查看: 603| 评论: 0

摘要:   昨日上午,同安区《军营村志》《白交祠村志》编纂工作正式启动。(记者 朱道衡 摄)  台海网7月3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昨日上午,同安区《军营村志》《白交祠村志》编纂工作正式启动。两 ...

  昨日上午,同安区《军营村志》《白交祠村志》编纂工作正式启动。(记者 朱道衡 摄)

  台海网7月3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昨日上午,同安区《军营村志》《白交祠村志》编纂工作正式启动。两部村志将全面、系统、客观记述高山两村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两次访贫问苦嘱托,为乡村振兴提供历史智慧和现实借鉴。

  据悉,本次村志编纂得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村志由党委、政府主持编纂,这在厦门市算首例。

  不忘初心

  用村志记录两村牢记嘱托脱贫致富的生动实践

  昨日上午9点,位于海拔近千米的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白交祠村阳光明媚。高山党校初心使命馆二楼会议室内,莲花镇党委、政府与同安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联合举办的《军营村志》《白交祠村志》编纂工作启动仪式正在举行,两村党支部干部和一些辈分较高的村民早早赶来参与其中。

  作为我市海拔最高、最偏远的山村,军营村和白交祠村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厦工作期间挂钩联系的两个村。30多年来,两村牢记和实践“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理念,昔日的“偏僻穷山村”变成闻名遐迩的“富美新农村”。

  “两部村志编纂上限将追溯至两村有记载的村庄历史开始,下限为今年。”同安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陈绳乾告诉记者,两部村志版面字数预计各30万字左右,将系统记述两个村的基本地情、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两个村“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的脱贫致富历程,以及成为省市区三级党校高山教学点、数十家单位共建基地的特色村情,力求突出两个村作为厦门市脱贫致富典型村的示范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同安区委党史方志室还向军营村、白交祠村赠送党史教育本土素材《百年风华 红色记忆》。

  振奋人心

  以优秀文化底蕴“浇灌”乡村振兴之树茁壮成长

  国有史,村有志。启动仪式刚结束,村志编纂工作人员就马上走村入户,开展村志材料收集等相关工作。“编纂村志是一次文化抢救,也是一项重注乡村活力的文化工程,我们力争编一部高质量的乡村村志,留住民风民志、留住家乡记忆。”现场,莲花镇相关负责人对此次编纂工作信心满满。

  实际上,为了编出高质量村志,早在今年4月,同安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牵头成立《军营村志》《白交祠村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编纂工作方案,组建了一支熟悉地情、具有良好写作能力的编修队伍,前期已初步开展了查档和资料收集等工作。

  与此同时,作为两部重点突出两个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历程的村志,本次村志编纂也获得两村村两委的支持,他们表示,将积极引导全体村民参与村志编写,真正让大家感觉到编纂好村志人人都有责,人人能尽力,使其成为具有科学性、时代性、资料性和权威性的社会主义新村志。

  “一部作为文献传承的村志,不仅能让村民产生根源感、存在感和归属感,还能让村民更好地接受红色教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用勤劳双手去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白交祠村党支部书记杨明福说。

  跨过时间的年轮,高山两村也将更加美丽动人,昂首阔步向着成为厦门乃至全省、全国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板前进。

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杨心亮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厦门旅游网 ( 闽ICP备15009956号-2 )

GMT+8, 2025-4-30 20:18 , Processed in 0.0285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